近日,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区气象局、区林草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区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对6月份全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
综合分析认为:预计6月份我区平均气温20.3℃,为正常偏高,平均降水量212毫米,为正常略偏多。主要有4次较强的降水天气过程,大致出现在:2—3日有中雨,局部大雨;7—8日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8—20日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7—29日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6月进入主汛期,单点性、区域性极端强降水出现的风险高,极易引发洪涝、城市内涝及地质灾害,需及早安排风险排查及防洪排涝的准备工作。主汛期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繁,需防范强对流天气对城市运行、乡村安全、交通运输等造成的不利影响。
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形势预测。
结合沾益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6月份降水预测综合分析:进入主汛期,降雨量开始增多,6月份为地质灾害高易发期,德泽乡、炎方乡、播乐乡、白水镇属全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强降雨落区与前期降雨偏多区域叠加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偏高。
(二)水旱灾害形势预测。
结合前期主要江河来水及后期降 水预测,预计6月我区主要江河来水整体正常至偏多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江河均有明显涨水过程,但出现超警戒水位的可能性不大。6月进入主汛期,出现单点性、区域性极端强降水的风险较高,洪涝灾害可能偏重发生,水旱灾害防御形势较为严峻。
(二)林草灾害形势预测。
随着森林防火期进入尾声,部分地区出现短时降雨,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相对降低。植物生长旺盛,植被含水率增高,如有持续有效降雨,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但仍需注意雷击、林区违规用火等不确定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
(四)道路交通灾害形势预测。
受局地短时强降雨影响,部分乡镇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易出现大风、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会导致路面湿滑,长陡下坡、急弯险道等路段易发道路交通事故,对路网建设影响明显增大。
(五)农作物灾害形势预测。
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小,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5月中旬提前进入雨季,全区农作物转入中耕管理阶段。根据气象预测数据,农作物防灾减灾工作需注意防范洪涝、冰雹、风雹灾害。
二、对策及建议
(一)深耕安全月活动、织密宣教演练防护。
各乡镇(街道)、区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月”的平台效应,创新宣传形式,拓宽传播渠道。通过组织安全知识讲座、播放警示教育片、开展线上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普及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与应急处置技能;聚焦企业一线员工、社区居民等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安全培训,提升全社会安全风险辨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鼓励企业结合实际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模拟火灾、机械伤害、危化品泄漏等突发场景,强化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切实增强从业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二)突出防范关键领域,细致抓实各项措施。
6月正值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高发期,各乡镇(街道)、区减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实水利工程防汛责任。对堤防、水库、闸坝等水利设施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水库大坝安全、泄洪设施运行等情况;对城市排水管网、地下空间、低洼易涝区进行全面清淤疏浚,补齐排水防涝短板。对农作物提前落实好防涝措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对道路要做好公路沿线排水通畅,防范路基坍塌,道路建设施工领域做好防大风、雷电、冰雹、强降水工作。一旦发生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救援队伍要迅速响应,做到快速处置、科学救援。
(三)筑牢安全防线,强化防控责任意识。
在森林防火方面,随着气温升高,山林火灾风险增大,要加强巡逻管控,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在防汛备汛上,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水库、河道等水利设施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低洼地带、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排查整治。
(四)做足充分准备,强化应急保障。
领导干部须执行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信畅通。规范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上报突发情况。应急队伍要保持临战状态,维护装备,确保随时可用。切实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前置救援力量,科学部署抢险物资。灾害易发地区应动态储备应急物资,完善调配机制,确保高效调拨。完善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提升救援能力。各乡镇(街道)、区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压实责任,细化措施,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规范、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