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描述
督察报告指出:化肥、农药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云 南省一些地区落实有关减量要求不严不实,减量成效不明显。
二、整改目标
2021年,全区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农药使用量控制在411吨以下;到2023年,全区化肥使用量年度平均降幅控制到1%以上,农药使用量控制在402吨以下。
三、整改措施
(一)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绿色高端食品基地建设规模和档次双提升
强化大抓基地的理念,坚持把建设“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作为高端食品生产的第一车间,遵循省级打造“有经营主体、有适度规模、有生产规范、有目标市场、有品质保障、有品牌引领、有科技支撑、有专业服务”八有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标准,建设一批百亩为点、千亩成线、万亩连片的“绿色食品牌”产品基地,截至目前,全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累计认定35个。
(二)狠抓落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1.科学制定方案。2021-2023年均制定了各年度化肥减量工作方案,指导各乡镇(街道)做好化肥减量化工作。
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21年在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2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8万亩,科学制定施肥配方5个,举办化肥减量示范样板1000亩,增施有机肥26万亩,化肥使用纯量较上年减少2.2%;2023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70万亩,科学制定施肥配方5个,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2%以上,化肥使用纯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5%。
3.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建设。2021年在5个乡镇(街道)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积极推行用养结合的耕作模式,完成粪肥还田10万亩;2022年,完成粮经作物粪肥还田11.09万亩,销纳规模化养殖粪肥24万余吨,建设粮经作物粪肥还田核心示范区5.85万亩、农户施肥调查400户、满意度调查400户、粪肥质量抽检126个,完成粪肥替代化肥试验5组、2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
(三)多措并举,抓好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1.科学制定方案。2021-2023年均制定并下发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用于指导全区开展农药使用量调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和绿色防控示范建设。
2.及时发布病虫简报。设立病虫害常年监测点2个,设立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一台,夏季监测点36个,对草地贪夜蛾成虫开展性诱监测。2021年发布病虫简报8期,2022年发布病虫简报10期,2023年发布病虫简报8期,科学指导病虫害防治工作。
3.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融合技术,进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2021年完成绿色防控40.16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50.1万亩;2022年完成统防统治完成66.77万亩次,绿色防控完成71.7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51.5%;2023年完成统防统治55万亩,粮食作物绿色防控50万亩,全区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3%以上,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5%以上。2021年全区农药使用量为410.55吨,与2020年的414.2吨相比共减少农药使用量3.65吨,降幅0.88%,2022年全区农药施用402.32吨,较2021年减少8.23吨,减少2.0%,2023年农药减少施用1%。
(四)加强化肥农药经营使用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022年全区共有农药经营许可证174个,共检查农药市场17个次,出动执法人员45人次,检查农药经营企业(户)174户,发现违法线索5个,立案查处案件5起,结案5起。2023年区共有农药经营许可证184个,共检查农药市场15个次,出动执法人员96人次,检查农药经营企业(户)184户,发现违法线索7个,立案查处案件7起,结案7起。
(五)强化科学施肥用药宣传培训,提高科学施肥用药水平
2021年,分别在西平、金龙、大坡、菱角、炎方、白水、花山、盘江等8个乡镇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16期897人次,同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28场;2022年开展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培训18期1235人次,发放挂图、宣传资料5000余份,完成科学施肥技术培训13期,发放施肥建议卡5500份;2023年已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8期,发放施肥建议卡2000份,开展农药减量培训15期800人次。主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科学安全施肥用药培训实现全覆盖,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科学安全用药意识,提升科学施肥用药水平,为农药化肥减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整改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沾益区关于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落实化肥、农药有关减量要求不严不实,减量成效不明显”整改完成,各项台账资料已收集完善。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