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9 14:48 来源:菱角乡原创 作者:菱角乡 浏览次数:1074
菱角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成效,运用“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数字赋能”工作举措,从“管、防、处”三方面,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举措,结合乡情村情民情,探索出一条森林防火新路子。
坚持党建引领,在“管”字上下功夫。菱角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定期召开森林防火调度会议,提前谋划、科学部署,坚持全乡森林防灭火“一盘棋”的工作思路,通过网格化管理,形成党委政府统筹,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片的网格化三级管理体系,压紧压实责任。一是乡人民政府与13个村委会签订了2023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书13份,与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10份,与护林人员签订防火责任书98份;乡防火指挥所与在林区或林缘边从事非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林区承包单位(个人)、林区放牧等人员共签订相关防火责任书6000余份。二是设置2个固定火源检查点,严格管理入山人员,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手机24小时畅通。防火值班人员、带班领导必须坚守岗位,确保火情处理及时,应急反应快速,指挥调度有力。
促进资源整合,在“防”字上下功夫。菱角乡在统筹森林防灭火工作中,一是进行队伍整合。利用“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红利,把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将“执法队、消防队、扑火队、基干民兵”四支队伍,统编为“一支队伍”,由功能性单一的“作战部队”变为综合性的“王牌军”,扑火队和护林员主要负责日常巡山护林任务。二是资源进行统一调配。消防和扑火的一些防灭火设备,水带、风机、油机、车辆等防灭火设备储放在综合执法队,实现资源聚焦,使消防、执法、扑火装备全面集成配套,做到枕戈待旦,防患未“燃”。在发生森林火灾时,能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防火利剑”,实现处置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的。三是加强宣传。积极动员全乡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开展森林防火“敲门行动”,走村入户、宣传到组,通过大喇叭、宣传单、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形式,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有关防火常识,不断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从“要我防”变“我要防”,自觉守护菱角绿水青山。
实现数字赋能,在“处”字上下功夫。菱角乡按照“多网融合、一网统管”的总体布局,通过数字化、专业化、综合化保障菱角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完善党建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共建”。依托菱角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网统管调度中心数字化服务平台,在连片林区、人流密集区和重要道路入口,投入10余万元安装太阳能监控设备50台;投入60余万元在全乡的高点安装鹰眼摄像头11个;通过做思想工作,让居民的2800余个家用摄像头照向公共区域;将辖区重点产业摄像头接入调度中心;并将智慧林业系统整合到“一支队伍管执法”系统,将98名护林员按区域划分到全乡各个山区。二是推动数字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实现“共治”。目前,菱角乡大约80%的面积在监控覆盖之下,监控画面实时传送到综合执法队调度中心,通过鹰眼可及时发现违规野外用火及预警响应,并通过智慧林业系统、对讲机或者执法记录仪调度任务区域护林员,指挥其到起火地点实地查看,及时调派人员进行处置,有效缩短时间,实现多跨协同、快速处置。同时也可实时调度护林员工作画面,有效监管护林员工作,督促其压实工作责任。三是以平安曲靖为载体,实现“共享”。通过护林员智能终端、无人机等各种智能化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形成了巡护信息实时传送、智能化监管全覆盖的森林资源管护系统,为森林防火装上智慧“千里眼”,实现了森林防火“人防+技防”双保险。
下一篇:菱角乡: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