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3 15:24 来源:曲靖市生态环境局沾益分局 作者: 浏览次数:938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查,曲靖市生态环境局沾益分局拟对益源马铃薯蛋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决定,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5月23日至2025年5月29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74-3165165
通讯地址:曲靖市生态环境局沾益分局
项目名称 | 益源马铃薯蛋白项目 | 建设地点 |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西片区 | 建设单位 | 云南益源食品有限公司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涔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项目概况 | |||||
项目名称:益源马铃薯蛋白项目; 建设单位:云南益源食品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西片区; 地理坐标:东经103度46分37.344秒,北纬25度37分35.364秒;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项目分两期建设,本次环评针对项目一期进行评价,二期不在此次环评评价范围内,后期如果建设则另外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一期主要建设分拣车间、马铃薯池、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以及配电房等配套工程。生产车间内布置马铃薯淀粉、蛋白粉、膳食纤维生产线。项目总占地面积43376.06m2,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3370.53m2,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600.5万元,占总投资的10.67%。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场地平整、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装修工程、设备安装。项目主要环境影响有废气、废水、噪声及固体废物。废气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汽车尾气;废水主要是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雨天地表径流;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噪声和车辆运输噪声;固废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为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 (2)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 项目运营期主要进行马铃薯淀粉、蛋白粉和膳食纤维的生产,主要环境影响为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等。废气主要生产过程烘干筛分包装废气、热风炉燃烧废气、污水处理站恶臭、沼气燃烧废气;项目废水主要为马铃薯清洗废水,工艺废水,设备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化验室废水、恶臭废气处理设施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噪声主要来自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的除石机、清洗机、提升机、锉磨机、离心筛、旋流器、脱水机、引风机等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其噪声声级在80~90dB(A)之间;固体废物主要是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马铃薯分拣除杂物,马铃薯清洗产生的泥砂,马铃薯清洗废水滤渣,污水处理站污泥,筛分出的预糊化片状淀粉,布袋除尘器收尘灰,沼气脱硫废渣,废矿物油,废试剂(液)及生活垃圾等。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废气治理措施:项目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现场在厂界设置高度不低于2.5米围挡;场地开挖时,采取对作业面和土堆喷水的方式,使其保持一定湿度,减少扬尘量;土石方临时堆放、材料堆场应加盖篷布,避免长时间堆存;运输材料、建筑垃圾的车辆应当采用密闭车辆运输;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必须设置洗车平台。施工场地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2~4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施工场地洒水与否对扬尘的影响较大,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将减低,大大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现场尽量实施建筑材料统一堆放管理,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防止包装袋破裂。遇恶劣天气加蓬覆盖,必要时设置围栏,并定时洒水降尘。施工现场的散料以及裸土、渣土等,用防尘网进行覆盖,不得出现裸露。加强对施工运输车辆管理,杜绝超速、超高装载、带泥上路、抛洒泄漏等现象。运输车辆应保持工况良好,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扬尘。遇有大风天气,停止土方施工,并做好遮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扬尘;在大风天气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选用合格的燃油,避免排放未完全燃烧的黑烟,减轻机械尾气对周围空气环境的影响。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理,加强全员环保意识宣传和教育,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坚决杜绝粗放式施工现象发生。 废水治理措施:项目拟在施工场地设置沉淀池,用来接纳施工废水和施工场地地表径流,拟建临时沉淀池位于施工场地东南侧,有效容积40m3,施工废水和地表径流进行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 噪声治理措施:在符合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对施工机械进行合理布局,在满足施工作业的前提下,尽量远离施工场界。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夜间22:00至次日06:00,中午12:00至14:00施工,避免扰民,但抢修、抢险作业等生产工艺需要连续作业的除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避免人为噪声的产生。对于运输车辆噪声,应限制车速,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保养。合理安排运输路线,运输车辆途经沿线村庄等居民区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固废治理措施: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土石方量较小,按照要求在项目区内进行平衡,未产生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及时外售废品收购站,不能回收利用的按园区的管理规定执行,禁止将施工固体废物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收集于垃圾桶,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烘干、筛分、包装工序产生的废气,废气经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经集气后引至30m高的DA001排气筒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热风炉燃烧废气,燃料使用天然气,热风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废气分别经30m高DA002、DA003、DA004排气筒排放,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要求,其中NOx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污水处理站恶臭经废气处理系统(负压收集+化学洗涤+生物滤池)集中处理,经15m高DA005排气筒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污水处理站沼气经球形储罐贮存,作为蒸汽发生器燃料使用,燃烧废气经30m高DA006排气筒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的要求。生产过程在封闭车间,烘干、筛分、包装设施封闭,车间安装通风换气系统。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间为负压收集,及时清运污泥,污水处理站周边种植绿化植被。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马铃薯清洗废水:项目污水处理站区域拟建设容积约为22m3的混凝沉淀池、容积约为2870m3的斜管沉淀池及容积约为750m3的回用水池用于收集处理清洗废水,处理规模400m3/h,清洗废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生产工艺废水:项目拟建设1座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000m3/d,处理工艺“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初沉池+IC厌氧+A/O硝化+滤布过滤”,工艺废水经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设备清洗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蒸汽发生器排水、化验室废水恶臭废气处理设施废水经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初期雨水经760m3的初期雨水池收集后,经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经15m3的化粪池预处理,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废水经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满足《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中的间接排放标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噪声防治措施: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产生高噪声现象。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布置在厂房内或安装减震垫。对于传输设备的旋转和传动部分以及接近地面的连轴节,传动轴,皮带轮等均装设防护装置。派专人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管理,保证正常运行,避免故障情况下产生高噪声影响。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后限速行驶,行驶速度控制在10km/h以下,进入厂区后禁止鸣笛,禁止夜间生产,以降低噪声排放。确保运营期厂界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固废治理措施:项目设置薯皮房(污泥间)1间,面积约140m2,分区暂存清洗产生的泥砂、滤渣、污水处理站污泥。马铃薯分拣初步除杂产生的固废定期运至马铃薯种植基地还田,不在项目区存放;除石机砂粒等收集后暂存于污泥间,按园区的管理规定执行;沉淀池清洗泥砂清理操作时用泥浆泵抽出,用叠螺机压滤后,暂存于污泥间,定期运至马铃薯种植基地还田。马铃薯清洗废水滤渣、筛分出的预糊化片状淀粉、布袋除尘器收尘灰作为饲料外售。污水处理站污泥暂存于污泥间,定期运至马铃薯种植基地还田。沼气脱硫废渣由换料的生产厂家带走回收利用。项目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要求,设置面积为10m2的危废暂存间,内部采用分隔墙或隔离过道进行分区贮存,危废间四周设置导流沟、集液池(容积不小于0.05m3)等。废矿物油、化验室废试剂(液)、废紫外线灯管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地下水及土壤环境防控措施:节约用水,减少废水产生量,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定期对污水收集管网、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进行巡检、调节、保养、维修,及时发现可能引起事故的异常运行苗头,消除事故隐患,将污染物跑、冒、滴、漏降到最低限度。废矿物油在危废间暂存,妥善堆存,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分区控制措施: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防渗性能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防渗要求。一般防渗区: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各池体、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马铃薯池、薯皮房(污泥间)、化粪池,防渗性能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x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 简单防渗区:除绿化用地外的区域,简单硬化。垂直入渗防治措施:严格执行分区防渗要求,对危废暂存间防渗能力及时检修维护。大气沉降防治措施: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加强厂区绿化建设,采取吸附能力较强的绿化植被。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球形沼气储罐设吹扫放散、安全放散、紧急放散管。沼气加压机进出口管道设有压力降低预警、报警联锁停机以及可靠的切断阀门和吹扫、放散装置。②球形沼气储罐设置于储罐池内,设置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危废暂存间设置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项目设置容积460m3事故池,用于收集事故状态下的废水,废水泵入污水处理站进行正常处理。严格执行《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440 - 2008)的相关规定。控制、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加强通风。车间电气设备须选用防腐、防爆型,电源绝缘良好,防止产生电火花,接地牢靠,防止产生静电。生产区严禁烟火,对厂区电线定期检修维护,避免因电线老化引起火灾。制定厂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备案,配套完善应急物资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持续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应急监测能力,加强应急物资管理。
| |||||
公众参与情况 | |||||
无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信息全文公开的承诺书 |
注:项目概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