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曲靖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登录繁体中文支持IPv6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魅力沾益 魅力沾益

魅力沾益

魅力沾益

永乐桥

发布时间:2025-04-15 15:49 来源:区文旅局 作者: 浏览次数:1377

永乐桥位于沾益区大坡乡妥乐村东200米处的牛栏江上,南北走向。桥长47米,宽2.2米,桥高6.5米,桥面平直,以混凝土浇筑而成,桥墩为青石铺砌,共有5墩,置于桥基上。桥基青石铺砌,呈三角形,以利减轻水流对桥体的冲击。永乐桥桥身平直,为五墩六孔平梁石桥。牛栏江自寻甸七星桥以下至沾益木冲以上称妥乐江(拖罗江),永乐桥位于这段江面上,故永乐桥又称妥乐江。


33b08d1e1b69192a663b001207529e5.png

原永乐桥下桥存照(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

永乐桥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分别于嘉庆十八年、道光十四年、同治九年进行重修。清《沾益州志》记载:“妥乐江桥上下两座,在州西九十里妥乐江上,当东川入曲靖之路,咸丰六年回叛毁,现今该地居人捐募复建木桥并造瓦屋覆桥。”民国《沾益县志稿》记载:“妥乐(江)桥(永乐桥)上、下二座,在县域西九十里妥乐江上,当曲(靖)、会(泽)要道。咸丰六年回叛毁,遗石墩,后经该地居民捐募建木桥,盖造瓦覆桥,上座八洞,木房十六间,无修葺,已圮十间,以木横架,仅容一人行。下座木房十六间,村人复次修葺,存旧观。”《曲靖市文物志》(范利军主编,1984年出版)记载:“妥乐江桥为曲靖市现存唯一的木结构悬背式桥,全长47米,宽2.2米,桥高6.58米,由五个桥墩构成支架,南北两端悬臂架在两岸石砌石墩上,每孔7.40米——8.40米不等。桥面为木结构风雨楼,抬梁式结构,桥面距桥顶屋高2.5米,共12间,每间3.5米,两侧有木桥护栏,栏高1.75米。桥面为木板铺砌。桥风雨楼两端高于楼平面形成高顶楼,桥墩由青石砌成三角形以排水。”据以上记载可知,永乐桥为五墩六孔平梁木廊桥。中式廊桥分为石拱廊桥、平梁木廊桥、八字撑架木廊桥、贯木拱廊桥四种形制。大坡永乐桥以五个石墩作支撑,计六孔,桥面铺砌木板,桥身平直,南、北两端各有亭子一座,面阔两间,上覆青瓦。两座亭子之间的桥面上建盖房屋,共12间,梁架为抬梁式。12间房屋在桥面上一字排列形成一条长廊。屋脊平直,为扁担脊。屋面两坡,上覆青瓦,屋面高度低于桥南、北两端的亭子。中国民间将在桥面建造房屋形成过廊以供行人避阳避风雨的桥称为“风雨桥”。永乐桥桥面既有亭有廊,桥面屋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故而造型优美,给人以一种律动美感。


93e0fbb711167b8fe565aec72dec4a0.png

永乐桥下桥

永乐桥原有上下两座桥,上座桥民国期间失修已毁,下座桥于1987年改建成混凝土桥面,桥面上的房屋被拆除。永乐桥所处位置树木葱郁,四季常青,牛栏江江水碧绿,江水轻柔舒缓,环境优美秀丽。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河尾村离之不远,若能恢复该桥的旧有景观,即在现桥面上建盖廊亭。这对增强沾益旅游的文化内涵大有裨益。清雍正年间沾益实行了较为彻底地的“改土归流”,玉米、马铃薯的广泛种植,会泽铜运的兴起,这些因素使原本居住于坝区的汉民大量进入沾益西部山区,促进了山区开发建设。永乐桥就是在此背景下兴建的。挖掘永乐桥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研究沾益交通、经济、民族的发展变化,丰富沾益的地域文化也是有益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悠哉游哉”沾益“五一”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