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公开 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4-03-13 10:13 来源:区文旅局 作者: 浏览次数:5836
沾益区地处珠江源头,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中部,处于云贵高原腹地。国土总面积2801平方公里,海拔1860米,东与富源县相邻,南与麒麟区接壤,西与寻甸县、会泽县相连,北与宣威市交界。距曲靖市区13公里。沾益地势北高南低,低山、缓丘、湖盆交错,境内最高峰为马雄山,东北—西南走向,是南、北盘江和牛栏江的分水岭,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西河,属珠江水系;牛栏江为金沙江支流。彝族、苗族、回族为世居少数民族。沾益区气候为高原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气温具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垂直变化的特点。干湿两季分明,冬春干旱多风,夏秋雨量集。
“沾益”一词作为地名,最早出现于元代。元朝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元王朝在云南设立云南行中书省,云南作为“省”一级行政区域始于此。“省”下辖路、府、州、县,委任土著民族中的上层份子充当各路、府、州、县的土官,实行“羁縻政策”。
据《咸阳王抚滇绩》记载:“丽江等府一十二员,加封爵位,余府、州、县、司,甸九十六王,俱赐世职,共治滇南。”在乌蛮三十七部之一的磨弥部故地设沾益州,并任命其上层贵族为土知州,寓意蒙古贵族与当地上层分子“利益均沾,共同治理”。“沾益”一词体现了元朝中央政府上层贵族与云南土著民族上层在维护共同利益下的相互妥协和相互结合。沾益州属曲靖路总管府管辖,州下辖罗山县(今富源)、石梁(今宣威)、交水(今沾益)三县。明代时期的沾益州管辖范围为今宣威、沾益(明代称交水)两地,州设在今宣威境内,由流官和土知州(安姓土司)共同治理。明天启年间,因安姓土司叛乱,流官被赶至交水(今沾益县)形成土司统治北境(今宣威),流官统治南境(今沾益)的格局。清顺治年间,洪承畴将沾益州州设定于交水县。清康熙、雍正时期云南开始了“改土归流”,沾益州土知州安于潘被云贵总督鄂尔泰革除,沾益州土司制度自此被废除。雍正五年沾益州北境改称宣威州,南境(交水县)改称沾益。民国时期的沾益县辖区与现沾益区的辖区大致相同,但是今天麒麟区的珠街乡、茨营乡、东山镇一部,在民国时期仍属沾益县管辖范围,民国时期,分别称珠街镇、安平乡、宁和乡。
战国末期占据关中地区的秦国国力增强,随着秦国对巴蜀地区控制的增强,秦国势力不仅向东扩张,而且由巴蜀向南扩张。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开凿了由宜宾至今昭通一带驿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派将军常頞将驿道向南开凿,并修驿站置官员,又因道宽五尺,故称“五尺道”。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买到了产于蜀郡的锦布和筇竹杖,经询问商人,得知物品来自身毒(今印度)。张骞返回长安后向汉武帝汇报了此事,经询问方知由蜀郡向南有一条民间商道通印度,汉武帝开始了经营 “西南夷”地区的举措,派中郎将唐蒙引兵由四川地区南入,将僰道延伸至曲靖、昆明一带,并在驿道经过之处设“初郡”、置官员、建邮驿。西汉王朝对“西南夷”地区开始了有效统治,自此,一条北起关中南至印度的商道正式由官方确立。
五尺道起于四川宜宾→经高县→筠连,南入云南盐津→大关→昭通,又经贵州毕节→威宁,后又西入云南宣威→沾益→曲靖。
沾益境内:永安铺—炎方—来远铺—遵化铺—十里铺——松林—过黑桥—麒麟区三岔驿
五尺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代至清代五尺道的通道功能就从未中断过,它一直就是云南与内地进行交流的运输线。五尺道的开通,加强了云南与当时中国最发达地区关中地区的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了云南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也通过这条驿道对云南实施了有效统治,并使沾益成为云南与内地进行联系的交通节点,五尺道是秦朝、汉朝时期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它是从京城长安(关中地区)至成都(成都平原)到云南抵缅甸达印度的重要商业通道。秦、汉时期在这条驿道上往来的商队络绎不断,《史记·货殖列传》称其“栈道千里,无所不通”。
唐代以后由于关中的生产水平下降,江南的生产水平提高,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此后的封建王朝大多定都于陕西以东地区,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在此背景下一条新通道应运而生,为了与内地的联系更加便捷,自元代后,滇黔古道正式由官方确立,这就是普安路。这条驿道东起洞庭湖畔的常德向西入贵州,过镇远—贵阳—安顺—盘县后再从胜境关西入云南富源,后与五尺道交汇于沾益。从富源腰站进入沾益境内后经大塘—小塘—白水村—海子铺—大营—太平桥—抵沾益东门。五尺道和滇黔古道交汇于沾益,使沾益成为明、清时期内地进入云南的必经之地, 沾益作为云南古代交通枢纽的地位自此形成。
上一篇:沾益天生坝水电站